[DAV深度專訪】深耕定制化與智能運維:揭秘啟諾科技20載音視頻征程的突圍之道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lgh 2025-07-30 17:10:15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遠程音視頻會議,早已從應急方案演變為企業運營的“神經系統”。 當今時代,混合辦公常態化、全球化協作深化,驅動著市場對更智能、更穩定、更貼合場景的音視頻解決方案的渴求。在群雄逐鹿的賽道中,那些擁有深厚技術積淀、深刻理解用戶痛點并持續創新的企業,正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擁有超過20年行業深耕歷史的上海啟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諾科技”),正是這樣一家在定制化與智能化道路上走出獨特路徑的企業。近日,DAV數字音視工程網記者特別專訪啟諾科技總經理黃永席先生,探尋其穿越周期的核心競爭力與面向AI時代的戰略布局。
二十年淬煉:從軟件拓荒者到智能運維引領者的蛻變
啟諾科技的故事,是中國企業信息化進程的一個生動切片。 據黃總向DAV記者介紹,啟諾的起源可追溯至2003年。彼時,啟諾科技以軟件開發為核心業務,這在當時國內音視頻行業初創公司中十分少見。“我們起步于辦公自動化(OA)軟件的研發和實施,”黃總回憶道,“但在那個年代,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對信息化的投入意愿和認知都有限,純軟件產品的推廣異常艱難。”
面對市場困境,啟諾科技在2007年前后開啟第一次重要轉型—在純軟件平臺基礎上,通過API或SDK集成第三方功能模塊,如網絡視頻會議和語音通訊。“我們與北京某公司的視頻會議軟件合作,在2008年便實現了多服務器集群功能,”黃總透露,“這個技術在當時非常超前,甚至領先于一些后來成為巨頭的企業近十年。”然而,技術的領先并未立即轉化為商業成功,市場環境的成熟度成為關鍵制約。
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2011-2017年間。啟諾科技敏銳地意識到純軟件路徑的局限性,開始積極擁抱硬件,走向軟硬件融合之路。 “我們開始與寶利通、思科等主流視頻會議硬件廠商合作,嘗試將軟件能力與硬件設備深度結合,”黃總介紹道。也是在這一時期,啟諾科技核心創新產品“音像聯動系統”的雛形開始萌芽。“最初我們嘗試用繼電器等簡單方式實現基礎功能,到2017年正式邁出關鍵一步:與安度、海天、雷蒙電子等行業領先的話筒品牌合作,將我們自研的音像聯動控制芯片模塊嵌入他們的話筒中。”這一創新使得啟諾的系統能夠直接驅動如華為視頻會議終端等主流設備,實現更智能的發言者跟蹤功能,無需大規模更換現有設備或重新布線,大大降用戶部署門檻和成本,并同步開始部署相關知識產權申報。
2018-2019年,啟諾科技迎來爆發式成長和技術體系化。黃總告訴DAV記者:“我們開始真正擁有自己的嵌入式軟硬件產品,并逐步建立專屬生產線,實現從設計到生產的閉環。” 更重要的突破是“云會議管理系統”的推出。“在服務中國移動等大型客戶時,啟諾深刻感受到客戶對會議室設備集中管理、狀態感知和遠程運維的迫切需求。”1.0版本實現以會議室為單位的管理,而隨后的2.0版本則進一步實現革命性的“以設備為單位”的精細化管理,為智能化運維奠定堅實基礎。
定制化鑄就護城河:精準解決用戶“最后一公里”難題
當被問及啟諾科技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屹立20年的核心優勢時,黃總毫不猶豫地強調“深度定制化服務”。“大品牌有其規模優勢,而我們的優勢在于對客戶個性化、甚至‘疑難雜癥’需求的快速響應和解決能力,”黃總解釋道,“我們可以針對特定場景問題,進行軟硬件的定制化開發,確保最終效果滿足甚至超越客戶預期。” 啟諾科技的王牌產品“音像聯動系統3.0”正是這一理念的完美詮釋。該系統在浙江省國家電網全省項目中大放異彩。“浙江國網從省廳到各地市供電所,部署大量的華為視頻會議系統,”黃總介紹道,“我們的系統核心價值在于‘無感融合’:用戶只需將話筒(如一拖八、一拖四等)通過網線接入華為終端的第二路網口,即可實現‘開機即定位發言人特寫、關機自動歸位’的智能跟蹤功能。”這種對現有主流系統的高度兼容性,即可避免用戶昂貴的設備更換和復雜的重新布線,幽顯著提升了部署效率和用戶體驗。
而另一款重磅產品—“云會議管理系統”則將其定制化和智能化能力提升到運維管理的新高度。 黃總以得力集團的跨區域管理為例進行深入說明:得力集團總部在寧波,在杭州、韓國首爾、法國等地設有分支機構和研發中心,擁有大量分散的會議室。啟諾的系統通過在每臺設備(如功放、話筒)中嵌入帶無線聯網功能的芯片,并配合部署在會議室的環境傳感器(監測溫濕度、聲壓級、嘯叫等),實現對設備運行狀態(如輸入輸出功率、開關機狀態、溫度)和會議室環境的實時、精細化的數據采集。 “這套系統的智能化在于其強大的‘預判’能力,”黃總向DAV記者透露,“它不是簡單報警,而是通過算法分析。例如,系統會持續對比設備當前的功率參數與初始化數據,并結合‘24節氣’環境溫度模型進行綜合分析。如果發現某臺功放輸出功率異常下降且伴隨溫度異常升高,系統就能預判其存在衰減或故障風險,并在設備真正損壞前,主動向得力集團位于寧波總部的運維團隊發出預警工單。”而對于運營用戶,系統則可在會議室預約界面上通過直觀的“紅(不可用)-橙(預警)-綠(健康)”三色狀態燈進行提示。“橙色預警會精確告知用戶問題所在,比如‘3號手持話筒電量即將耗盡’,用戶就可以提前攜帶備用電池,避免會議中斷。”
擁抱AI浪潮:從智能會議室邁向全域智慧辦公生態
面對席卷全球的AI技術浪潮,啟諾科技展現出清晰的戰略思考和務實的技術路線。黃總向DAV記者闡述了其公司在AI領域的雙軌布局:深化現有產品AI能力與布局未來智能感知終端。 現有產品優化方面,啟諾科技積極引入成熟的AI技術引擎。“例如,我們正集成科大訊飛的語音技術,”黃總介紹道,“目標是實現更精準的會議語音轉文字、基于聲紋的發言人識別與自動簽到跟蹤等功能。AI不是用來炒作的噱頭,而是為了讓我們的會議管理系統更‘懂’會議、更‘懂’用戶,提升會議效率和記錄準確性。”
更具前瞻性的布局在于啟諾科技自主研發的“環境感知終端”。這款被黃總稱為“智能化辦公生態系統”的設備,功能遠超傳統會議室設備。“它不僅能監測會議室的常規參數如溫度、濕度,更能精準感知氧氣飽和度、聲壓級分布、是否存在嘯叫風險,甚至通過聲紋識別技術進行發言人定位和追蹤,”黃總詳細描述道,“系統的智能還體現在主動干預上:如果檢測到某側音箱突然無聲(通過聲場分析判斷),系統會立刻告警;如果會議室氧氣含量偏低導致人員發悶,它能自動聯動開啟新風或空調系統,營造更舒適的會議環境。”這些功能源于啟諾科技對用戶體驗和運維痛點的深度理解。
啟諾科技的AI野心遠不止于單個會議室。在上海浦東新區和寶山區政府的政策與資源支持下,其公司正將技術觸角延伸至整個辦公空間的智能化。“我們稱之為‘智能化辦公生態系統’,”黃總透露,“我們通過云端算力分析整棟樓宇的環境數據流,實現空調、通風系統的自適應調節和節能優化;同時還在開發更先進的預測性維護算法,這離不開上海市政府通過‘算力云平臺’給予啟諾的算力賬號和補貼支持,這極大地降低了公司的研發門檻。” 黃總強調,“這些寶貴的算力資源和政策扶持,將顯著加速啟諾在2025-2026年AI相關產品的研發和落地進程。我們的愿景是讓智能化從會議室滲透到辦公空間的每一個角落。”
DAV觀察:以“解決真問題”錨定未來
啟諾科技的歷程昭示了一條可持續的發展路徑:在技術浪潮中保持敏銳,但絕不脫離用戶場景空談技術;在巨頭環伺的競爭中,以解決用戶“最后一公里”痛點的定制化能力和“未病先治”的智能運維理念,構筑起差異化的競爭壁壘。 當AI與物聯網(IoT)技術加速融合,啟諾科技從“智能會議室”向“全域智能辦公生態系統”的戰略延伸,不僅體現出其對未來辦公形態的前瞻洞察,更可能引領音視頻企業從單一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向空間智能化綜合服務引擎的關鍵躍升。其成功的關鍵,或許就在于那份持續了20年的初心: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讓連接更智能,讓協作更高效。這不僅是啟諾科技的生存之道,也是其在AI時代贏得未來的核心籌碼。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