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高視頻會議系統加強信息交流 破解賣菜難怪圈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作者:windy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1-05-04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4月以來,以卷心菜、大白菜、萵筍、花菜為代表的部分地產蔬菜紛紛出現了滯銷,上千畝蔬菜因無人采收而爛在地中,但在菜市場中,蔬菜零售價卻依然堅挺,相比田頭菜差價高達十多倍,這邊市民感嘆“菜貴傷民”,那邊田頭菜大跌“菜賤傷農”。
從表面上看,這種矛盾現象出現于春節后高溫少雨,是十分適合蔬菜生長的氣候,供過于求導致“菜賤傷農”。但中間流通環節過多、流通成本較高,市場信息的不同步嚴重滯后才是此現象的最終原因:信息流通受阻,導致很多蔬菜產區的品種同質化,各產區同類蔬菜一起集中上市,供大于求;信息流通受阻,也導致了蔬菜需要經過中間眾多流通環節,流通成本較高,最終零售價格居高不下。
而由政府商務主管部門、農業部門、企業、蔬菜產區、菜農、批發商、超市、加工廠之間建立起的多維綜合互動交流平臺,采用視頻會議高效互動平臺,在政府指導下,加強農商結合,建立密切的協作機制,實現蔬菜產銷信息的互通共享,建立市場預警機制和保障制度,并引進大企業共抗風險,才是平衡菜農和市民利益的解決之道。
早在去年9、10月,韓國因爆發“泡菜危機”,緊急從中國進口大量蔬菜,國內菜價大漲,江蘇某蔬菜基地本想加大白菜、蘿卜等種植量,但通過省農林廳部署的視頻會議系統平臺,相關負責人跟省里專家進行了視頻商談,專家對形勢做了個針對性分析后,點出接下來將可能出現的供大于求的市場狀況,建議改種高附加值的蔬菜品種。江蘇某蔬菜基地經過深思熟慮后,決定改變種植方向,專注在無公害的高端蔬菜上面,并種植草莓、西瓜、甜瓜等作物,結果不僅成功避開了此次蔬菜降價風波,而且利潤同步增加。
江蘇農業部門趁勢聯合蔬菜基地、當地村委會引導未加入農業合作社的菜農加入,讓更多的菜農享受到快捷的產銷信息,依托視高(Seegle)搭建的視頻會議系統平臺進行高效、便捷的溝通,發布最新的信息,指導菜農進行合理種植,令產銷信息一步到戶、一步到田間地頭。
“現在這套視高(Seegle)視頻會議系統平臺是前年上線的,以前主要用在內部會議上,現在逐步擴展到下面的單位,很多合作社、蔬菜基地都分配了賬號,我們有任何產銷信息都在上面進行發布,不用一分鐘,全省的人都通知到了,非常方便。而且,我們還在上面設立了幾個專門的會議室,用于和其他部門互通蔬菜產銷信息,快捷方便很易上手。”江蘇省農林廳負責人對視高(Seegle)視頻會議系統平臺表示了高度肯定。
在蔬菜銷售方面,通過這套視頻會議系統,江蘇某蔬菜基地直接與多家超市、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了合作關系,減少了中間環節,實現了“農超”對接,推動了農產品的快速銷售。在這次降價中,蔬菜基地的蔬菜都沒有受到影響,還幫助臨近菜農成功銷售了大白菜、卷心菜等滯銷蔬菜。
除了江蘇省有創新應用外,廣東、河南、山東等省也積極學習相關經驗,建立眾多“農超對接”案例,令信息化真正的通達到田、貫穿至銷售終端,真正從源頭上解決賣菜難問題,惠及到千萬菜農。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