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廣州教育裝備展專訪譽融公司張總
來源:中國數字音視網 作者:kevin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0-09-16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9月14日-9月16日,第十屆廣州教育裝備展覽會在琶洲展覽中心9.1號館隆重舉行,應主辦方邀請,深圳市譽融科技有限公司攜旗下遠程教育系統品牌VNETOO出席了本屆展會,中國音視網記者在展會現場有幸采訪了譽融公司行業事業部總經理張茹。
中國數字音視網記者采訪譽融公司張總
記者:“張總,您好!很高興您今天有時間能接受我們的采訪。本屆展會已經進行到一段時間,目前來說您感覺如何?”
張總:“目前來說感覺還可以,雖然整個來展會參觀的觀眾人數沒有達到預期,但來我公司展位參觀的客戶都對我們的產品表示了濃厚的興趣和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記者:“恩,看來貴公司此次參展一定有亮點吸引住了觀眾的眼球,才引起了客戶的興趣,那您能否可以介紹下貴公司參加本屆展會的亮點在哪里?”
張總:“我們的亮點就在于我們的產品技術和功能實現上,我們自主開發的Vnetoo高校網絡教學平臺是譽融旗下的互聯天下公司專門針對全國各大專院校、大學推出的一套基于IP互聯網絡的遠程教學管理、教務管理及考務管理等多功能模塊為一體的遠程網絡多媒體教育綜合系統平臺。該平臺技術先進,集成了遠程教育系統所需的互動、直播、點播、錄播、導播等全部核心技術,同時與教學管理、學生服務、教務管理合為一體,是一個真正基于互聯網的網絡實時遠程互動教學平臺。通過我們的平臺,各大專院校、大學就能夠實施高效的、實時的、靈活多變的遠程網絡多媒體教學與管理,并實現教學與管理自動化。
另外還有我們最新推出的,基于無線網絡通訊技術開發的面向非平臺用戶提供的一套移動學習網絡服務平臺。該系統所實現的移動學習是一種針對以資源為中心的業務,它以信息、資源、流程為主線,從應用、組織、管理三個層面著手設計開發,并融合互聯天下公司十余項核心技術,從而使遠程用戶可以通過手機、PDA、 pocket PC等各種移動設備以無線方式實現隨時隨地的遠程教學。
Vnetoo移動多媒體學習系統是傳統學習方式和基于電腦網絡在線學習方式的有力補充和無線延展。它支持通過短消息(MLS Over SMS)和無線寬帶(MLS Over 3G)兩種應用模式,能夠適用于多媒體課件點播、短信考試及競賽活動等應用需求。另外,VNETOO移動多媒體學習系統還完全可以與用戶原有數字化校園平臺、教學平臺以及其他遠程多媒體教育類產品進行無縫連接,最終實現從有線到無線全方位的網上學習與交流環境。這兩個系統就是我們在本屆展會上吸引觀眾的亮點部分。”
記者:“貴公司在行業內已經做得很大,而且有很高的知名度,肯定有會很多經典的應用案例,請您列舉其中一個您認為最經典的案例。”
張總:“我們互聯天下公司做了有五、六個年頭了,期間跟我們合作的客戶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客戶還是教育事業單位,比如到目前為止跟我們合作極其密切的廈門大學就是一個典型。在2006年初我們就簽約于廈門大學,與廈門大學傾力合作,建設了國內第一套多媒體遠程教育平臺,目前成功運營近五年。到2007年我們再次與廈門大學合作開展海外漢語培訓及漢語言師資培訓,在東南亞多個國家在帶寬較差的情況下實施遠程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隨著雙方合作的進一步擴展,2008年我們又承建了廈門大學與貴州師范大學遠程互動教學平臺,在國內首先實現東西部高校互動上課這一構想,完美實現東部重點大學支援西部高校的國家計劃。這也是我們多年來取得的驕傲成果之一,在行業內也是眾所周知。”
記者:“張總,就目前來說,遠程視頻教育已經進入1080P高清時代,結合今年的廣州教育展,您對遠程視頻教育的發展趨勢有何看法?遠程視頻教育的優勢又在哪里?”
張總:“我們早在去年的時候就全面推出了1080P高清遠程教育系統,可以說是走在了行業的前列。現代的遠程視頻教育是將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思想有機結合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式,是一種相對于面授教育、師生分離、非面對面組織的教學活動,它的跨學校、跨地區的教育體制和教學模式很適合中國的國情。遠程視頻教育它本身具有以下特點:學生與教師分離;采用特定的傳輸系統和傳播媒體進行教學;信息的傳輸方式多種多樣;學習的場所和形式靈活多變。與面授教育相比,遠距離教育的優勢在于它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擴大教學規模;提高教學質量;降低教學的成本。基于遠程教育的特點和優勢,許多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發展遠程教育的重要意義和廣闊前景。”
記者:“非常感謝張總的詳細講解,也感謝您對我們中國數字音視網采訪的支持,我們今天采訪就到這,希望下次我們還有機會做更進一步交流!”
最后,中國數字音視網記者與張總愉快的結束了訪談,張總同時也向中國數字音視網表示了感謝。
評論comment